調查發現,有近30%的顧客會在計劃購買藥品外順便去看其他藥品,給藥店帶來銷售的可能;并且有超過50%的被訪者表示與店員、藥師等就購買藥品進行溝通。“藥品安全‘十二五’規劃中提出,2012年開始新開辦的零售藥店必須配備執業藥師,未來要實現一店一執業藥師的配備,相信這會對引導消費者合理購買使用藥品有非常重要的作用。”宗云崗如是說。
近年藥品零售圈對多元化已然不再抗拒,但從消費者接受程度看,藥店多元化仍應圍繞大健康做文章。宗云崗也指出,零售藥店多元化應首先圍繞“提供以藥品為中心的健康產品和以藥學服務為中心的健康服務”進行,不能盲目多元化。
從對多元化產品的調研看,消費者會在藥店選購的產品依次是保健食品(維生素、補血類、美容養顏)、小型醫療器械醫療機箱(血壓儀、血糖儀)、特殊病人食品(糖尿病人吃的無糖食品)、化妝品(具美白防曬祛斑功能的產品)、洗浴用品(沐浴液、洗發水、洗面產品)、日常用品(衛生紙、衛生巾、尿不濕)等。對此,宗云崗建議,藥店還是應該以大健康的范圍來選擇多元化產品,比較符合消費者在藥店購買的心態。
當然,藥店多元化也不限于產品多元化,能推出多元化服務的藥店更容易吸引消費者注意,如增設體重秤、促銷折扣宣傳等都可以吸引人流進入藥店。還有如免費常規體檢、中藥材代加工代煎等服務都是比較常用的方式,能增加客流量。
“需注意的是,消費者在入口處的活動較少,近50%的消費者直接進入藥店或直接詢問藥品的柜臺地點。自行購藥的消費者大都有比較明確的目標,尤其是男性指定性購買傾向比較明顯。”宗云崗指出,貨架前是消費者活動最為集中的地方,大部分人都會向銷售人員咨詢自己想買的藥,并進行對比。 |